4008-818-238

首页 日常养胃

一到夏天就闹肠胃炎?别再怪自己“肠胃弱”了,真正的原因都在这!

2025-08-18 09:20:20 

炎炎夏日,冰西瓜、小龙虾、路边摊烧烤……各种美食诱惑轮番上阵。但对很多人来说,夏天也是“肠胃焦虑季”。稍不注意,肠胃炎就找上门来,上吐下泻,美好的时光瞬间被“毁”。

这时,很多人会无奈地叹气:“唉,我就是‘肠胃弱’,一到夏天就这样。”

但事实果真如此吗?还是我们一直忽略了那些可以主动预防的真正原因

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肠胃炎的“幕后黑手”其实分为两大阵营:
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简单说就是“病从口入”。

藏身处:被污染的食物,如没煮熟的肉蛋、生牛奶、隔夜海鲜等。

常见“罪犯”:沙门氏菌、大肠埃希菌等。它们是导致食物中毒和旅行者腹泻的头号嫌疑人。

传播方式:通过被污染的食物、水源或与感染者接触(粪-口传播)。

  • 诺如病毒:成人中招高发,呕吐症状尤其突出,战斗力极强,常在学校、办公室等密集场所引发“团灭”。

  • 轮状病毒专攻婴幼儿,是宝宝严重腹泻的“恶魔”。

主要通过生食水产(如醉蟹、生鱼片)或饮用不洁净的水感染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需要警惕。

除了病菌,一些不良习惯也会“邀请”肠胃炎上门。

  • 饮食刺激:过量饮酒、猛灌浓茶咖啡、顿顿重油重辣,这些都在直接“攻击”你的胃黏膜。

  • 药物损伤:长期服用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,或滥用抗生素,会破坏肠道菌群和胃黏膜屏障。

  • 生活习惯:暴饮暴食、三餐不定、生熟食物混放、饭前不洗手等,都是给肠胃炎“开后门”。

  • 精神压力:长期焦虑、精神紧张,也会让你的肠胃功能紊乱,变得不堪一击。

如果出现持续呕吐不止、便血、高烧不退(>39℃)、精神萎靡或意识模糊,请立即停止自我处理,马上就医!

生病期间,肠胃需要“休养生息”。遵循以下“三步走”饮食原则,能帮它更快恢复元气。

核心任务:补水防脱水,让肠道休息。

? 可以吃:米汤、藕粉、稀面糊等清淡流质食物,少量多次地喝。

黄金搭档:口服补液盐(ORS)!它能科学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效果远胜于纯水或果汁。

核心任务:逐步恢复,给予易消化营养。

? 可以吃:白米粥、烂面条、蒸蛋羹等半流质食物。

? 必须忌口:

  • 牛奶和乳制品:易加重腹泻。

  • 高纤维蔬果:如芹菜、韭菜、菠萝,会增加肠道负担。

  • 油腻、辛辣、生冷食物:绝对禁止!


核心任务:过渡到正常饮食。

? 可以吃:在粥面的基础上,逐步添加鱼肉、鸡胸肉、豆腐等易消化的优质蛋白,慢慢恢复正常三餐。


用药如用兵,切忌“瞎指挥”。请在明确病因或咨询医生/药师后使用。

黏膜保护剂 + 止泻

代表药物:蒙脱石散。它像给肠道刷了一层“保护漆”,能吸附病毒和毒素,保护肠黏膜。大人小孩都能用。


益生菌

代表药物:双歧杆菌、枯草杆菌等。用于补充“有益菌”,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。注意要用温水送服,并与抗生素错开时间。

解痉止痛药

代表药物:匹维溴铵。如果腹部绞痛难忍,可用于缓解肠道痉挛。(仅成人用)


抗生素(处方药)

重要提醒: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!病毒性肠胃炎吃它完全没用,反而会加剧菌群失调。是否需要使用,必须由医生判断,千万不要自行滥用!


除了吃药,这些居家方法也能让你舒服一些:

  • 疯狂补水:每天保证2L以上饮水,口服补液盐是最佳选择。

  • 腹部保暖:用一个温热的热水袋敷在肚子上,可以有效缓解腹部痉挛和疼痛。

  • 充分休息:卧床休息是最好的“充电”方式,能帮助身体集中力量对抗病菌。

  • 注意卫生:勤洗手,尤其在饭前便后。呕吐物、排泄物要妥善处理,餐具及时消毒,避免传染给家人


网友热评